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0216号提案的答复

关于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021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于 2025-09-05

招标详情

铜陵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联系人联系人9个

立即查看

可引荐人脉可引荐人脉753人

立即引荐

历史招中标信息历史招中标信息34条

立即监控

董晶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铜产业历史文脉和时代价值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对接相关部门,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工业遗产是在工业长期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我市共有5项工业遗产列入“**市第一批工业遗产目录”,其中,冶金工业2项,制造工业1项,其他工业2项。分别为:**山铜矿老铁路(有色铁路专用线)、井边铜矿旧址、701厂火车道、****点击查看电厂旧址、白柳公社矾矿冶炼遗址。

一、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保护认定管理”的建议

(一)积极开展工业遗产普查认定。一是积极开展遗产普查。2022年6月份,按照省工信厅相关文件要求,市工信局开展相关摸底调查,摸底上报13项工业遗产至省工信厅。2024年,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共同梳理**工业发展脉络,在搜集整理历史资料基础上,依靠县区、经开区工信部门和有色、铜化等重点企业支持,开展全市范围工业遗存普查。通过现场调查、核实,对接文化、工业等部门和有色等重点企业,从“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综合评价,借鉴外地经验做法,结合实际,科学甄别、遴选17处工业遗产。二是推动保护规划编制。在普查的基础上,市工信局**市文旅局委托****点击查看编制了工业遗产保护规划,以规划引领工业遗产保护、管理与利用工作。

(二)加强工业遗产抢救保护。自**第三次文物普查后,我市就将具有重要价值的工业遗产及时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予以保护。近年来,新增白柳公社矾矿冶炼遗****点击查看俱乐部旧址2处省保单位,**山铜矿选厂选矿车间和老铁路(有色铁路专用线)2处市保单位。编制了白柳公社矾矿冶炼遗址修缮工程设计方案,****点击查看文物局的评审意见进行修改,****点击查看文物局审批。市博物馆收购了一台112****点击查看公司机械设备车床,避免了工业遗产设备的流失。

(三)推进工业遗产开发利用。近年来,我市在坚持保护为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工业遗产**优势,加强展示展览,合理开发利用,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一是积极推进工业遗产展览展示。向省文物局编制上报现代铜工业展陈提升项目,获省级文保资金100万元支持。2024****点击查看博物馆举办“铜冠天下 休闲铜都”铜艺品精品展。二是积极合理利用本体。改造利用有条件的老厂区、老厂房、老设施,打造超市、咖啡、餐饮、****点击查看基地****点击查看基地,完善商业配套服务功能。三是加强旅游融合。围绕一线三山多点,打造“工业秀带”。一线:铜矿**开发利用(探矿、采冶、加工)和为铜工业发展配套、城市需要而发展的工业旅游线;三山:指大**山、**山风景名胜区和三公山。多点:市、县博物馆、区文化馆、企业史志陈列室等。

(四)推动工业旅游研学发展。成功举办“2023**省研学旅游大会”。****点击查看集团行知学学堂**,以铜文化研学为核心,研发相关研学主题,开发了13个精品特色研学课程。2023年接待市内外研学团队8万余人次,其中仅**5批次团队3000余中学生来铜开展研学游学。推动**府文****点击查看工厂,形成集铜工艺、铜产品、铜制作及铜艺术创作、交流和铜文化观光****点击查看园区。开发了铜拓板画创客空间,并在犁桥水镇景区设点,丰富工业旅游研学内容。深挖铜文化旅游**,推出铜文化体验之旅,连接**洞古采矿遗址—罗家村大炼渣—大**山公园—**府—**山1978—铜博物馆,形成铜文化研学旅游线路,其中3处列入**省文物主题游径之“古今‘铜’话”**工业文化遗产主题游径。2024年第十四届青铜文化艺术节启动仪式上公布**市铜文化旅游品牌名单、10多个铜文化旅游体验点以及“铜都研学˙与你同行”铜文化体验之旅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线路,还公布了“铜冠天下 休闲铜都”**市首届旅游伴手礼大赛获奖名单。

二、关于“强化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政策支持”的建议

(一)加强政策支撑引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我市已编制完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点击查看政府批复。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将省级以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市级以上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保护范围纳入城市紫线进行管控,列入**省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目录但尚未划定保护界线的历史建筑(工业遗产)城市紫线由文物保护类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划定。城市紫线严格按照《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管控。同时我市正在组织《**市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2021-2025年)》的编制工作,通过对全市工业遗产制定保护图则和利用指引,对工业遗产进行长期监测和维护,依托文物古迹、工业遗产及其展示,打造**市文化旅游特色,形成成熟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并成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文化的健康发展。

(二)争取政策经费支持。随着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的深入,保护对象急剧增多,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经费投入与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至今,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尚无经费。下一步,****点击查看政府、市财政申请,争取尽快设立工业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制定鼓励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激励政策,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关于“加强工业遗产与城市发展相融合” 的建议

(一)积极推动铜文化主题景区景点提档升级。完成**洞古采矿遗址水文地质灾害治理及景观提升项目,大工山-**山铜矿遗址入选首批**省考古遗址公园。利用**山铜矿矿工宿舍遗址建设了“**山˙1978”文创园,并成功申报为****点击查看基地。申报了大**山矿山公园专项债项目,规划设****点击查看基地,并列入项目库。将**工业遗产周边区域进行生态环境整治与城市公共休闲、游憩结合建成**生态公园,废弃的原四通码****点击查看书屋,现已成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下一步将进一步推动**山1978文创园、**铜艺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工业遗址开发建设。

(二)推动工业文化融入城乡发展建设。一是积极开展城市更新试点市建设工作。我市作为城市更新试点市,坚持因地制宜,结合**市独立工**改造提升、老化工厂房及历史文化名镇修缮保护等片区更新迫切需要,经过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明确试点期间重点推进6大片区城市更新项目,其中围绕独立工**改造提升,推进狮子山独立工**提质升级试点项目,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点治理、移民安置、老旧小区改造、****点击查看农贸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全面提升工业遗产周边环境水平。二是推进传统村落环境提升改造。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对工业遗产富集的井边铜矿旧址(**县鹿狮村)、**山铜矿工业建筑群(**区**山村)等省级传统村落,编制专项规划,修缮历史遗存,完善文旅配套,形成“规划—保护—利用”闭环机制,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三是弘扬工业文化塑造城市风貌。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深度挖掘铜产业文脉内涵,融入城市风貌建设,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文城市景观。如在有色观山名筑小区项目中,依托毗邻**山矿务局铁路及1978文创园的区位优势,要求业主单位在规划设计方案中建设铁道主体公园,串联工业文脉,留存工业记忆。

四、关于“创新发展新模式塑造城市新形象”的建议

****点击查看博物馆体系、****点击查看博物馆建设、工业遗产数字化展示等。近年来,我市先后建成**洞古采矿遗址、罗家村冶炼遗址等为重点的铜遗址公园,北斗铜街、**府等为主的铜产品展示,青铜宴舞为主的铜文化演艺,铜博物馆、国际铜雕艺术园、**山铜草花公园、****点击查看基地等为主的铜文化展陈等项目。经与冬瓜山铜矿(原狮子山铜矿)、321地质队、812地质队以及中车****点击查看公司****点击查看铁路局七〇一工厂)对接了解到,目前,这些企业短期内仍以发展生产为主,尚没有建设展览馆的计划。下一步,市工信局****点击查看市政府汇报,加强与相关企业对接联系,积极推进工业遗产展馆建设事宜。

(二)深入开展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依据省住建厅2025年城市更新片区专项体检部署,结合“十四五”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及危旧房项目清单,****点击查看社区建设为核心,****点击查看园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低效用地清查等关键问题,建立“体检—诊断—整改”闭环机制。深化城市更新与文脉保护融合。在城市更新老**、老厂区的试点项目中,嵌入铜产业文化元素,推动工业遗产活化利用与城市功能提升有机结合,探索“微改造、精提升”模式,实现历史文脉延续与城市品质升级双赢。

感谢你们对我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点击查看工信局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主办单位:****点击查看

协办单位:****点击查看规划局、****点击查看建设局、****点击查看旅游局。

办复类别:B

联 系 人:姚星晨

联系电话:0562-****点击查看671


2025年5月29日